血沃轩辕 三百三十 灭国

作者:西方蜘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6-03 21:33:53

景平元年十月二十六日,东胡士兵哗变,国王阿那毕隆被生擒。李定国指挥的前后两战,总计歼灭东胡军八万余人,彻底奠定了大明在东胡的胜局。而此时的整个东胡,全国各地都已经处在了明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消息传到东胡的都城白古,顿时引起了一片惊慌。象兵素来都是东胡的骄傲,并且还曾在十多天前击败了强大的明朝军队,但就在这么短短的十多天时间里,东胡的命运却在忽然之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东胡的大臣们经过激烈的争议,立阿那毕隆的弟弟阿那揶陀为新的国王,并派出使臣与明军进行谈判。他们的提出的要求是:释放前国王阿那毕隆,释放被俘的东胡士兵,大明军队应当立即退出东胡。

而做为与之匹配的条件,东胡答应向明朝投降,并给予经济上的补偿;答应重新承认明朝宗主国的地位;答应就在占领孟养等地期间给大明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答应派遣东胡世子进入大明以为人质等等。

但当这份国书传到郑天瑞手中的时候,这位大明的定南伯笑了一下,将国书交还给了东胡使者:“天底下哪有战败的国家,向得胜的军队提出道理的事情?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还有那些大臣们,必须开城投降,你们,没有资格,提出任何条件!东胡地使者怔在了那里。在他的印象中,汉人并不是这样的。以往中国的藩属国得罪了这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只会派兵讨伐,而在一战得胜之后便会罢兵,甚至在藩属国表达了悔意之后,还会赏赐大量的礼物以安其心。可现在这是怎么了?

出于部队修整,消化俘虏地目的,郑天瑞同样给了东胡十五天的时间好好考虑投降的事宜。在这一时期,又派出快马直奔京师,请求对东胡应当如何处置。

第八天的时候。京师方面已经送来了武英王地意见。朱斌的批示非常简单:

“东胡一国,屡次犯我大明,杀我子民。蛮邦小国,今日降,明日叛,是为常事。为永绝后患。东胡当亡,大明版图当新增一县。”

郑天瑞完全明白了武英王的意思,不待十五天期限到来,大军已经拔营启程。而就在白古的那些东胡大臣,在降还是不降上喋喋不休争论的时候,他们忽然发现大明的战旗已经在白古城下到处可见!

东胡人这才感觉到了末日到来地滋味。他们企图再次派出使者与明军谈判,但那些使者甚至都无法进入军营,就已经被兵士们无情地阻挡在了外面。所有的人都已经能够看出。大明是准备以武力来攻陷白古城了。绝望的情况下,白古开始做出最后的抗争。国王阿那揶陀招募士兵。释放囚犯,又让王宫里、大臣家中所有的杂役全部充入军中,拼凑出了一支号称“十万”人的大军,企图与明军做最后的决死一战。

景平元年十一月十日,对白古的攻击开始!

让东胡人无法想像地是。明军根本没有使用士兵攻城。而是启用的全部地火炮。六百余门火炮连续轰击白古三天,那种震撼天地的声势。让东胡人这一辈子也无法忘却。

三天的炮击过后,白古再没有一处城墙是完好的。城内那些低矮的房屋几乎被摧毁过半。而那所谓地十万大军,除了死伤狼藉之外,剩下地人早就不知跑到了那里。

已经不再需要东胡人“开城投降”了,明军排成整齐的队列,大摇大摆地开进了白古。

幸存地东胡人惊惧地看着这支对他们来说,神秘而可怕的军队。当年在莽应龙时代,国王也曾经聘请过佛郎机人一起攻击它国。那些佛郎机人同样拥有火炮,但声威却完全无法与大明的军队相提并论……

至少那些东胡的大臣还是聪明的。从炮击一开始就找到安全地方躲藏的他们,在明军进城后,从各个地方冒了出来,自发地排成了队列,欢迎大明军队的入城。

有些极度具有“正义感”的大臣,还愤怒的痛诉当年的莽应龙兄弟和阿那毕隆是任何的残暴,自己当初是如何地劝说不要贸然进犯发明,甚至不惜“以死抗争”,今日终于得见天朝军队进入白古,东胡国从此就有救了!

对于这些人表达的“忠心”,郑天瑞早在大明时就领教过了。各朝各代,不管在哪个地方,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总会有这些小丑跳出来。郑天瑞心里自有安排,也不与他们计较。

新的东胡王阿那揶陀,在他的王宫中被明军成功抓捕。看到阿那揶陀,郑天瑞忽然想到了他的兄弟阿那毕隆。要说那阿那毕隆,生命力真够顽强的。在被关押,根本没有任何食物提供的情况下,居然硬生生地靠着挖掘地下的蚯蚓等物,强撑了十几天才死去。

阿那揶陀一见到明军的大将,很自然地跪倒在了地上:“罪国小王,参加天朝上将。我东胡不自量力,妄自对抗天朝大军。小王痛心疾首,从此后必然改过自新,洗心革面……”

见他说得一口流利的中原官话,郑天瑞觉得好奇随口问了句,阿那揶陀赶紧说道:

“我天朝大将军话。我东胡历来仰慕天朝文化,因此宫中多聘请有中原来的老师。王室中的人自小便开始跟着这些老师学习。因此,我王室中人皆会说中原话……”

郑天瑞心里叹息了声,这些蛮邦小国往往都是这样。仰慕中原文化,不断地派人来学习,然后等到中国出现动荡了,第一个跳出来趁火打劫地也往往正是它们!

他忽然想到了武英王曾对他们这些部下说过的话:

“咱们汉人就是太要面子了,对周围的国家显得太仁慈。你打赢了它反而还要给它礼物以示自己的抚慰,这算得上是什么道理?你越是这样。它们就越不怕你。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为它们心里总是在想,我打了天朝上国又怎么样?充其量是在战败后表示下自己的悔意,反而还能得到一大笔实惠。所以,若我面临这一天。要么不打,要么就将它们举国灭之,把它们从此在地图上抹去,让其它的国家感到畏惧,感到害怕,再也不敢来动咱们汉人地任何坏心思……”

郑天瑞现在彻底明白了武英王这话的意思。也许。东胡将是大明军队未来征战历程中的一个现成的模式……

第二日,郑天瑞将东胡国王和所有的大臣全部召集到了王宫。当这些人进来地时候,却发现了气氛的异常。王宫里整齐地排着两排大明的将士,刀枪雪亮。就在他们揣揣不安的时候,郑天瑞大步走了进来,笑道:“众位不必害怕,东胡才经战争,为诸位安全计我故如此。”

这话说出来只怕没人会相信了。此刻白古城中到处皆是明军。除了他们,还有谁有胆子能伤害到王宫里的人?可既然大明的将军这么说了。他们也只有赔笑称是。甚至亦有恬不知耻之人大声赞颂郑天瑞地恩德。

阿那揶陀正欲走向自己的国王宝座,却被一名副将拦了下来:“战败之君焉有颜面窃据大位!”

阿那揶陀面红耳赤,郑天瑞却似笑非笑地道:“阿那揶陀,你还是在下听着的好。”随即他把目光投向那些东胡大臣,说道:

“东胡自莽瑞体登基以来。屡屡侵犯它国。暹罗、阿瓦、澜沧国等无不深受其害。更有甚者。以一弹丸小邦,竟敢犯我大明。今我大明发义师。吊其罪,解诸国之难。败象兵,陷白古,克举功成。

我大明克定东胡之后,本应整顿东胡朝政,尔后撤兵。然东胡素无信义,朝应夕悔,是为可恨。为天下苍生计,为东胡周边国家计,我大明边境太平计,今奉大明朝廷命,废东胡国王阿那揶陀,撤东胡之国号。改东胡国为大明东胡县!”

此言才一出口,东胡君臣无不目瞪口呆。本以为这次大明气势汹汹而来,东胡顶多是废个国王,再赔偿上一大笔银子也就算了。谁想到大明真正的目的,却是要灭了东胡整个国家!

“大将军,不可啊,不可啊!”阿那揶陀带着东胡的大臣一齐跪了下来,痛哭流涕地道:“我东胡罪该万死,冒犯天朝,你要我们怎样便怎样,只有一条,千万不能灭我东胡啊,大将军啊,东胡全体臣民求你啦!”

“这是朝廷的命令,君令如山,我亦无可奈何。”郑天瑞冷冷地道:“你东胡当初灭阿瓦、兰那泰等国的时候,便该想到了这一天。就连你们地都城,几十年前还是白古王国。我大明如今这么样做,只不过是为列国复仇而已。”

一边李定国也冷笑几声:“诸如白古、阿瓦、兰那泰等,皆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你一个小小地东胡不经我大明允许,便擅自灭国,难道还不该把这报应还到你们头上吗?”

却也有几个不怕死的东胡大臣跳了起来,指着郑天瑞和李定国的鼻子便破口大骂。两位大帅也不和他们罗嗦,只命士兵拖了出来直接处死。只一杀鸡给猴看,顿时震慑了东胡的君臣。

有个东胡官员小心翼翼地说道:“既然天朝主意已定,我东胡处于天朝羽翼之下原无不可,只是,只是这将东胡为县,是否能请两位大将军上报朝廷,似乎规格有些低了。”

郑天瑞哈哈大笑:“这个却是可以。等我安置好了这里的事,自当派人上报朝廷。不过,朝廷准与不准,就不是我们二人能定夺地了。”

阿那揶陀面丧如死,可怜一个东胡国居然灭亡在了自己地手里,他耳边却又响起了郑天瑞宣布的对他地处置,阿那揶陀新继位不久,也不大恶,即日押赴京师,交由朝廷定夺。

这是唯一让阿那揶陀觉得宽心的事了,听明朝大将军的口气,好像自己应该不会死了。

次日东胡亡国,改东胡国为大明东胡县的命令,便由信使广为宣召。原本郑天瑞以为东胡人必然会群起而反抗,发生大规模暴动,因此早就命令明军做好了平叛的准备。但谁想到这样的情景并没有出现。

原来,这东胡绝大部分的土地皆是强占而来,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抢占的时间并不长,当地百姓根本为曾归心,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东胡人看待。

以东胡的都城白古而言,身为都城者,百姓本该是最忠心于国家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就连都城白古的百姓,都对亡国之事显得漠不关心。

就在不远的几十年前,莽应龙的大军将原名“勃固”的白古团团围住的时候,国王斯弥陶意识到自己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战胜敌人。然而,他骨子里充满着数百年来白古国王骄傲的血统,斯弥陶不甘于就这样灭亡,他勇猛的提出要和莽应龙单打独斗。

斯弥陶和身经百战的莽应龙之间实力相差非常悬殊,他的败北显而易见。当这位国王仓皇逃跑的时候,东胡军就顺势攻入勃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当然,斯弥陶终究逃脱不了被抓捕后处死的命运,白古至此彻底灭亡了。

白古人从来就不服东胡的统治,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敌视东胡人,不愿与东胡人合作,当大明军队开进灭亡东胡的时候,他们的心里甚至还对大明充满了为他们报仇的感激!

...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