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诺想到了之前修炼太极听劲时老周向他说过的‘五感’。

所谓五感,即眼、耳、鼻、舌、身。

在五感之外,还有第六感。

佛家里面称之为‘天眼通’或者心眼。

这小和尚莫非就有天眼通?

重建金刚寺的希望究竟是不是落在眼前这小和尚身上?

许诺也需要考教下。

想到这里,许诺故意问道:“不鸣大师我曾见过2次,小师傅可知你师不鸣大师现状如何?”

不语抬头看了看洞顶,“我曾见我师住在一个被金光笼罩的黑暗之中。”

金光笼罩?

许诺瞬间想到了金刚寺前院罗汉殿中见过的情景,可不是金光一片吗?

至于‘黑暗之中’,老和尚的魂魄估计被局限在肉身周围,能行动的范围极其有限,所处世界也契合黑暗的说法。

许诺见小和尚一眼就猜了个**不离十,心中再次一惊。

就在这时,洞中突然多了一阵哟哟哟的嘈杂声,那声音由远及近来的很快,许诺对这声音一点也不陌生。

石壁内的小和尚突然推开洞口的木栏杆,将许诺放了进来,“施主速速进来躲避。”

两人藏在空间不到2立方米的狭小洞穴中,一时间只差人挨人,之前站在外面时还不觉得,躲进来后才发现自己头顶是坚硬的石头,屁股下也是坚硬的石块,背后也是,仅仅只有前面的木栏杆算是一个出口。

他双脚蹲在地上,姿势十分怪异,甚至连转个身都成了一种奢望,若不是心志坚定的人,在这种幽闭的狭小空间中要不了多久会直接疯掉。

不语和尚许是感觉到了许诺心中的震惊,小声解释了一句,“这门口的木栏杆之前是焊死的。”

此言一出,让许诺想到了怀中笔记本上记载的生产舍利子的办法。

他之前好奇时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关于舍利子的介绍,却阴差阳错与笔记本上记载的人工制造办法十分契合。

舍利子原是佛门信物,通常指高僧圆寂之后留下的一些遗骨,可遇不可求。

经过科学验证后,发现佛舍利一般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种,其中保存下来较多的为骨舍利。

骨舍利坚硬珠状,五彩耀目。

而对于舍利子的形成,科学推测出一条大致形成的办法,一般人认为舍利子是由僧人的牙齿进化而来,或者是体内的矿物质或结石一类东西凝结成的。

原因在于僧人吃素食,而且经常坐着念经,运动量十分少,因此体内结构会发生变化,和常人不太一样,所以有人认为舍利子其实就是僧人的结石烧制而成。

就如同狗宝牛宝一样。

但现存的佛舍利往往坚硬如同金刚石,若是狗宝牛宝之类的东西又说不通,所以科学的推测也只是一种推测,其中必然有无法解释的地方。

而在佛家解释中,佛舍利之所以坚如磐石,是因为这是高僧坚持不移的信念所转换的,象征着他们对佛道的热爱与坚持。

所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舍利子是由高僧的心锻炼而来,只有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的高僧才能锻炼出舍利子。

许诺心中思绪纷纷,洞中的响声却越来越大,不一会那响声越来越近,两个形状如鬼魅的毛茸茸脸突然出现在石洞外,它们伸出爪子摆弄了一下木栏杆的门,发现摇晃不动后在外面凶狠的叫唤起来。

许诺将火把举在栏杆边,这群山魈显然怕火,在外面喧闹了一会后又很快从门口消失。

许诺这才验证了之前的猜测。

这出现在洞中的嘈杂声居然是一群山魈发出的。

那么问题来了,山魈为何会出现在洞穴中呢,山洞尽头的光线代表这处山洞还有另外的出口,这只能为山魈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理由。

对方难道是吃饱了撑的?

石壁中,不语和尚瞬间眼观鼻鼻观心,睁开的双眼再次闭上,嘴中不断地念念有词,仿佛对山魈的出现习以为常。

两人缩在拥挤的石壁中坚持了大约30分钟左右,洞中的喧闹声才渐渐消失。

这时不语和尚再次睁开眼,“施主,可以出去了,这里暂时安全了。”

许诺摆弄了一下,发现这洞口的木栏杆在石壁中有一个凹进去的槽,只能从里面打开,若想从外面强行破开的话必须花费一番功夫,要么有尖锐的斧头和刀具,要么长时间用蛮力,亦或者直接用火烧。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