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诺闭上双眼,脑海中出现了一段在剧本空间看到的画面。

一个戴着墨镜的瞎子,身着一件破旧的长袍,背着一把二胡,他前面是一个留着辫子的五六岁女童,用一根木棍牵着他小心翼翼的迈过一段人烟稀少的石子路。

阿炳,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被誉为另一个时空中国的贝多芬。

早年出身于富裕家庭,极具音乐天赋,后交友不慎,染上恶习,又赌又票外加抽大烟,迅速败光家产。

后染病导致双目失明,无力劳动,遂以街头卖艺为生。

许诺叹了一口气,试探性的用单手按住琴弦,轻轻拉动了一下弓杆,琴筒中发出一阵断断续续的嘶哑声。

周边围观的人又开始劝了。

“老张,人家一个从未学过二胡的年轻人,难得喜欢你这门手艺,你弄一个这样的考核门槛,是不是太为难别人了。”

“是啊,我听你拉了几年二胡,我如今依然是个门外汉,你让我拉个曲子,我也拉不出啊。”

“依我看,这年轻人能把姿势摆出来,让二胡出声,甭管是什么曲调,只要能发声就算通过考验了,人家愿意学,你就必须教。”

这人说完后朝后扬了扬手,“大家说是不是啊。”

“说的有道理,就这么办。”

这群街坊邻居,都知道老张的困境,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愿意学艺的年轻人,好歹也能收一笔学费改善下生活。

他们无法理解老张一副拒绝人的做派。

当真是当了几十年的教师,教书教傻了。

“唉,真是……”

众人见老张死闭着嘴巴不说话,心中只得连连叹气,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这年轻人只是听了一会《雨碎江南》就打赏他100元纸币,一看就是出手大方的有钱人,多好的机遇。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议论时,许诺将琴弦摸清楚了,才艺精通卷抽早就偷偷使用,此刻的他摸着手中的二胡宛如在摸一位多年未蒙面的熟悉老伙计。

心中想着《二泉映月》的曲目,弓杆一动,一段极其低沉的音调从琴筒中传出来,让旁边议论的人群迅速闭上嘴巴。

众人心中只是这般想,“嘿,这年轻人还真懂一点二胡,这样算是过关了吧?”

老张的两边耳朵抽了抽,身子情不自禁的向前倾,好使自己能听得更清楚一些。

原本喧闹的福利院门口,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琴筒中传出的曲调很快组成了一汪清泉,泉水自高而低缓缓流淌,发出一阵凄凉曲折哀怨的声音,瞬间将所有人的心思勾了进去。

众人心中再次冒出一段无声的评价,“这是一段哀乐,初听还不错。”

很快,泉水声开始变得忽高忽低起来。

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全都洒向这茫茫月夜。

夜色下的泉水好似活了过来,一下子变得有感情了,宛如一个活灵活现的人在向众人倾述他这几年的遭遇。

众人只是听了不到一分钟,就觉得有一块重重的石头压在自己胸口。

既难受,又挪不开。

而此时的许诺,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这首《二泉映月》当中。

他缓缓闭上双眼,琴筒中的声音变得愈发醒目起来。

旁边几个在甜酒店门口原本蹲着觅食的吃客,此番竟然听痴了,端着瓷碗一动不动,好半天都未舀动一下汤勺。

便是卖甜酒的老奶奶,也驻足立在了门口,扭过身向这边打量。

福利院门口围着的人越来越多,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齐齐选择驻足倾听,不知不觉中围了过来。

一个孩童声突然不合时宜的在外面响起,“妈妈,里面是不是有人在卖好吃的啊,怎么围着这么多人。”

这位接孩子放学的年轻妇女突然一巴掌拍在孩子头上,脸色异常严厉的吼道:“别吵,有人在拉二胡。”

“哇……”

小男孩哪晓得刚才对他温柔慈祥的妈妈一下子变了个人,张开嘴巴就哭出了声。

这一声哭叫,好似扔进了水中的一块石头,将刚才的意境击碎了,惹得众人纷纷回头怒视。

年轻母亲知道自己闯了祸,一把俯身搂住小男孩,捂着他的嘴小声安慰道:“宝宝别哭,让妈妈听完这一曲,一会给你买甜酒吃。”

孩童不知所以的问道:“妈妈,你怎么哭了。”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