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快乐和避免痛苦,是所有物群的一种下意识地感受到的、躯体性的、可持续的反应机制。

当然,不排除有的物群会努力寻求痛苦,但它根本上是一种另类的快乐满足方式,也因此寻求自虐虽然较少,却并不罕见。

所以,杜布以为,“趋乐避苦”是一种天道。

对于杜布的这一论断,阿花深以为然。

——

因为“趋乐避苦”之天道不仅体现在“吃拉”方面,而且体现在“劳休”方面。

劳动会付出体力和脑力,更经常地可能带来能量的过度消耗,从而导致痛苦。

所以,厌恶劳动是“趋乐避苦”之天道的反应。

相反地,躺平、嬉戏和游玩可以让身心都得到满足,因此得到追求。

当然,任何食物或生活中的东西,对于虫鱼和鸟兽来讲都不是唾手可得的。

因此,必须付出劳动,去获得食物。

由此来看,获得的快乐大于付出的痛苦,因此是相当值得的。

看起来,如果有了充足的食物供应,那么特定的生命完全可以选择躺平,就如同猪圈里被圈养的家猪一样。

就像野狗或野猫等,如果它在娃娃的时候就被收养,并且给其提供尽可能多的食物,那么它可能肥得比猪还厉害。

而在野外,哪怕是家猪,也需要持续的劳作,才能得以生存下去,所以它们就与野猪、野狼、野狗、野狼、野狐等一样,保持了良好的体型。

——

家猪只要躺平,就能获得食物及与之相关的快乐。

这即是一种幸运,又是一种不幸,因为最终家猪付出的代价是自己剩余的生命被夺取。

要说人类“杀猪”或是杀害了猪的“生命”,其实不是一种准确的表达方式,因为更准确地说,是人类只是“截取”了猪的生命中的一部分。

如果说家猪是“躺平”一类的代表,那么“屎壳郎”就是“勤奋”一类的代表,似乎它们很愿意为了获得食物而放弃休息,似乎是自虐一族中的“王者”。

然而,屎壳郎本身是之堆积粪球的行为,是一种累积食物和为繁育下一代作准备的行为。

那种生育出下一代和传宗接代的快乐,远远超过了付出劳动之自身。

更进一步地讲,如果给屎壳郎积累足够的粪球,那么它们的劳动量会减少很多,选择嬉戏、游玩或躺平的可能性则会大大上升。

——

杜五花以为,“趋乐避苦”之天道还体现在“合分”和“生死”上。

在鸟兽乃至人类中,“孩童”之离开“父母”,伴侣之离开自身,好玩伴之离开自己,这些分离都会让物群痛苦。

这种分离,可以有“生离”或“死别”之分。

后者所带来的痛苦,大部分情形下会远甚于前者。

所以,母象会在死去的小象面前哀鸣。

成长起来的野狼会在被驱赶离家时对母狼所在的方向恋恋不舍。

至于人类,在“生离”或“死别”时,则会通过歌诵、丧礼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悲伤。

与其相反,当“孩童”与“父母”、伴侣或是玩伴之间久别重逢或是经历辛苦而相互聚集时,那种快乐亦会以“无以言表”的方式来表达,如蜜蜂之间的相互跳舞,“小鸟天堂”上“白画眉”与“白美美”之间的相互歌唱,小狗之间的相互闻气息、摇尾巴和尽情嬉戏,以及人类为了庆贺儿童的诞生与成长而举行的生日宴会等等。

所以,所有的生群之喜欢结合与生存,更甚于分享或是死亡。

——

当然,也不排除有主动选择“分离”或“死亡”的情形,如成长起来的鸟兽都被要求离开巢穴,从而能独立成长。

这是一种痛苦,但对于更大的成长及其所带来的持久的快乐来讲,却是一种较小的付出。

而野鹿可能会因为伴侣的离世而痛苦得难以自抑,从而选择自尽,这是因为它们相互之间适应了结伴生活的方式,以至于分离所带来的痛苦超过了生存所带来的快乐。

而像人类之间,成年子女之因懒惰或无能而被父母嫌弃并要求其早日离家,或是父母而年老体衰、拖累子女而被子女嫌弃,诅咒其早日死亡,亦都是因为离开的痛苦远远小于维持现状所带来的痛苦。

像人类选择与伴侣、好玩伴之分离,情形变大体类似。

——

所以,“趋乐避苦”是一种天道定则。

因为它不仅体现在“劳休”、“合分”和“生死”之上,显示为“避劳趋休”、“避分趋合”和“避死趋生”等大体成立的准则,而且还体现在情绪中。

在灵植、灵虫、灵鱼、灵禽、灵兽乃至修士中,都有情绪。

而在这些的情绪中,“快乐与痛苦”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种。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