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芗圆山到芗帽山共七十里地,马车需要约一个时辰。

每隔约七里就在马路边有一个村庄,这些村庄大部分姓贾。

这条路在修建时,就是为了满足贾家凡人家族的出行需要。

沿途不时有人上下马车,这些人和车夫很是熟悉。

车夫名叫做【贾不喜】。

虽然名字取得怪,但贾不喜说话贴心,面带笑容。

“不喜兄,你笑呵呵的,一点都看不出不高兴的样子啊!”

贾布问道。

“做我们这行,必须嘴勤脚快,否则父母、老婆、孩子都没钱过年。”

贾不喜回答道。

——

贾布顺便提起“乡里乡亲医馆”的事情。

后者说这个医馆总部在县城,是由贾家凡人第十代祖宗“贾阳去”老先生所创建,其武艺和医术世代相传,迄今已三十多代,开遍了通北县的十里八乡。

现任医馆馆长贾老先生名叫“贾趣”,姓贾,又是“贾”字辈,所以其全名叫“贾贾趣”。

这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

贾贾趣老郎中既有武艺又有医术,但还是以医术更让大家称道,因为打架大家怕他,而医术却让大家离不开他。

贾贾趣所在的嫡传子孙占据的芝山镇大部分的好产业,开设有“乡里乡亲武馆”、“乡里乡亲饭馆”、“乡里乡亲茶馆”、“乡里乡亲杂品”等店铺。

由于人口多、财力雄厚,贾贾趣一脉还资助建设了“乡里乡亲学馆”和“乡里乡亲孤独院”,后者专门收养那些无人收养的老弱病残。

听到车夫的介绍,贾布对芝山镇有了初步的印象。

贾布还想起了摩托罗县城以经商建立偌大家业的齐家,可惜齐黑石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修士家族,一下子抹去了其好几十年的努力。

——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前行,前面出现一条宽广的大河,这就是“西溪”。

当时贾布是与贾蓑一和连清月夫妇直接从空中俯瞰过的。

马车和乘客要乘坐竹筏过河,加上等待时间,共花费了一盏多茶的时间。

“今天不是镇里赶集的日子,来往的人比较少,如果是赶集,等过河就要小半个时辰,”贾不喜介绍道。

坐在车厢内远眺,“西溪”下游的远方有一座若隐若现的高大山脉。

那是贾家的一品下阶灵峰“鸡冠山”,现在租给了散修家族薛氏。

一会儿后,马车过了“西溪”,贾布第一次来到了芝山镇。

——

芝山镇东西长三里,南北长四里,人口不到万人,主街道只有一横一纵两条。

街道的青石路面齐整干净,偶尔能在街边看到不少煤渣。

街道的两旁店铺林立,“芗里芗亲饭馆”、“芗里芗亲茶馆”、“芗里芗亲杂品”等占据了街道中最显赫的位置。

看到这些招牌,贾布拍了拍脑袋,原来自己以为的“乡里乡亲”是“芗里芗亲”,二者同音不同字。

芝山镇上人流较少,远远赶不上摩托罗县城的繁华。

但就是这样,贾布也发现,这边的人即使与摩托罗县城相比也显得身材高大,不愧是有贾家这样的引气世家坐镇的地方。

偶尔还可看到身高接近两米的大汉。

贾布是一个只有一米六多的矮小个,只能抱住别人那粗壮的大腿。

——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高。

贾布不时能看到穿着武者服侍的半大男孩来往于位于镇边缘的“芗里芗亲武馆”。

他们都是开馆的学徒,男女都有。

进阶是他们最大的念想。

贾不喜说,如果能晋升到后天中高阶,收入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如果能晋升先天,那甚至有可能成为修士,从而实现鲤鱼跳龙门,改变自身的家庭面貌。

但这样的情况可遇不可求。

而学武的费用可不便宜,一年得好几百两银子。

这对于普通贾家子弟来讲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不少的凡人家庭因此而陷入贫困。

——

贾不喜将马车停在芝山镇横道的尽头。

贾布下车一看,上面写着一个“芗里芗亲医馆”的医馆。

医馆共有两层楼、三个门面,中间的门面上写着一副楷书对联:“何必芗里千秋不老,但求芗亲百病不生。”

对联上的两行字工工整整,比三长老贾风书的字顺眼多了。

医馆内宽敞整洁,一股药味到处弥漫,并且他们还在烧煤炉子。

医馆中央有一套暗红色的案桌,案桌后坐着一个老者。

他头发花白,身材高大,腰背挺直,身高一米八多,穿着白色长袍。

“我勒个X,这不是‘贾抽粪’大哥吗?”

但仔细一看,这人和【贾抽粪】又有些不一样,因为眼前的这人保养得更好,身上的穿着更高档,不像贾抽粪大哥那粗布黑衣的模样。

“在下贾布,请问您是贾贾趣老郎中吧?”

——

回过神来,贾布向前拱手行礼,直觉到对方是一名先天中阶武者。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