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破局 15 15

作者:文姝 分类:言情文学 更新时间:2022-06-03 18:35:20

勋贵宗室们油盐不进,臻亲王和户部尚书一样发愁。不过他城府深,硬是没被人看出来。事实上,贾赦还银的消息一传进来,臻亲王便火急火燎的进宫了。——好不容易有个敢出头的,臻亲王得赶紧表表态,鼓励大家还银。

见他脸上略有喜色,康帝没等臻亲王开口,便明了了。得知是荣国府开了这个头,康帝惊讶了一瞬,沉默片刻,方说:“既然如此,朕记得荣国公世子并没有任职吧?”

于是隔天,又一道圣旨,赐了一个三等侍卫的武职给贾赦,名义是“还银有功”。

三等侍卫,别看名字寒碜,这可是正五品的武职。更重要的是,这三等侍卫,它还有一个牛逼哄哄的名字,叫“御前侍卫”。在皇帝眼皮底下晃,能不牛逼吗?

这圣旨一下,众勋贵纷纷坐不住了。

贾赦是谁?不学无术,纨绔一个。拉不动弓,骑术也不咋地,武功什么的,更不搭边。这样一个人也能当上御前侍卫,那皇帝的人身安全,恐怕岌岌可危了。

可是谁家没有一两个不成器的子弟?他们仗着家世,成日里在京城胡作非为,若能进侍卫处,哪怕不入皇帝的眼,有一份正经差事,不仅能约束他们,而且面上也好看。

头一个响应的是宁国府的一等将军贾敬。宁府欠银比荣府还多些,贾敬一口气还光了,抬银子的人都从宁荣街直接排到了户部衙门。

宁府的反应十分迅速,明眼人都看出是早有准备。康帝龙心大悦,觉得贾代化、贾代善兄弟两个,不愧是他的好臣子。虽然贾代化去了,其子也可堪大用,年年的绩评都是上等。左右贾家下一代都不会入军队,索性把贾敬从清冷的礼部调到了炙手可热的吏部,顺便升了一级。

有这两个人带头,康帝又明摆着是这个态度,其他勋贵也纷纷还银。只是这荣府这个出头鸟,免不了的被人怨恨。头一个便是史家。

史家老太太,先保龄侯夫人,对于贾家没知会自己一声,自作主张换了银,十分不满。

再怎么说,贾代善也是史母的女婿。史母被其他诰命夫人追问详情时,却回答不出来。当时众诰命的眼神,叫史母当下觉得无颜见人了。

这却是其次,其中贾家和史家疏远了的事实,叫史母更是如鲠在喉。思及许久没有出来见客的女儿,史母不得不怀疑,姑爷这是要把她的女儿禁足到死的节奏。可是女儿做下的那些事……

“真是造孽啊!”史母老泪纵横,“我史家是造了什么孽啊!”

底下现保龄侯的妻子,史母的儿媳,史太太,隐晦的撇了撇嘴。

要她说,小姑子真是个拎不清的,多少夫人的长子养在婆婆膝下,也没见哪个恨自己儿子恨得要死的。母子亲近,乃是血脉天性,不是婆婆养在自己膝下就可以阻止的。小姑子这样做,不是变相的把儿子往外推吗。

想到她上次见了外甥,外甥提到小姑子,一口一个太太的疏远之态,史太太解气的笑了。

上面的史母冷不丁看到史太太在笑,一口气就憋在心里了。

真是个蠢货!难道她的女儿不好了,对史家有什么好处?

不行,她好好生劝劝这个女儿,不把姑爷笼络过来,史家把她嫁过去做什么,不是白赔了一个女孩进去么。

这样想着,史母嗖的一下站了起来,吩咐儿媳:“准备马车,你随我去荣国府看看姑奶奶。”

不一会儿,两辆青绸翠幄马车从保龄侯府驶出,往宁荣街而去。

面对不请自来的史家婆媳,张氏十分头疼。国公爷不在家,大爷也去侍卫处报道了。自己一个媳妇,又是小辈,只能敬着。

好在不久,满脸红光的史氏过来了,“母亲,嫂子,你们怎么来了?”

因着贾大姑娘年纪到了,加上贾敏求情,贾国公便解了史氏的禁足。好不容易摸着了管家权,史氏最近可真是春风得意,连贾赦做了御前侍卫,都不能撼动她的好心情。

心情格外好的史氏,看什么都顺眼,又娘家来人了,更是欢喜。“母亲快坐。嫂子也坐。张氏,你去忙吧,我这里不用你伺候。”

张氏求之不得,立刻告退了。

没了外人,史氏方问:“母亲为了什么来?”

见张氏对史氏恭恭敬敬,周围的下人也听史氏的,手脚麻利。加上史氏一脸喜意,不像是受了亏待的,史母才放下心来,握着史氏之手,“我的儿,这些年,你幸苦了。”

史氏红了眼圈,半晌才道:“母亲说这个做什么。国公爷对我的禁足,母亲不也同意了吗?”话中隐隐有埋怨之意。

史母怜惜的替她挽了挽耳边的鬓发,瞥见一缕白色,心中大恸,“儿啊,是母亲没用。若是你父亲还在,贾代善哪里敢这样对你?”

见母亲一脸慈爱,史氏心里恶心,面上还是一幅十分感动的样子,唤了句“母亲……”,两人抱头痛哭。

这两人半天说不到正题上,史家嫂子坐不住了,“自姑奶奶被禁足以后,我们老太太每每思念姑奶奶,却不得见,不知哭了多少次了。好不容易姑奶奶出来了,老太太听了,别提多欢喜了,急急忙忙就叫我套了车来。如今母女相聚,正是欢喜的时刻,怎么反倒哭起来了。姑奶奶快别伤心了,惹得老太太也不安生。”

“就你话多。”史母瞪了儿媳一眼,笑道,“我的儿,你可记住这个教训了。人心都是偏的,说句不好听得,就是我,心里也偏着史家多些。要不是为了史家的名声,史家几代女孩儿的性命,我哪里舍得委屈你呢。”说着,又呜咽出声。

史氏讪讪的扭着帕子,“我这不是……唉,若不是这次是赦儿带着人去还银,这御前侍卫,哪轮得上他。”

“可不是圣上隆恩。”史家嫂子插话说,“只是姑爷贸贸然的还了欠银,又是为了什么?那天镇国公夫人在席上问,我们都答不上来,别提多尴尬了。姑爷做的也太不地道了,这样的大事,我们还是从其他人口中知道的。”

“好了!”史母再次瞥了儿媳一眼,史家嫂子随便找了个借口出去了,才对着史氏循循善诱,“须知这女人在家里的地位,一靠丈夫,二靠儿女。赦儿眼看着被你寒了心,政儿读书还不到火候,敏儿的夫婿……儿啊,你跟母亲说实话,姑爷对你,到底如何了?”

史氏泪如雨下,“他……他。”伏在史母怀中大哭起来。

史母什么都明白了,长叹一声,恨铁不成钢的说:“儿啊儿,我该怎么说你好。二子一女,又为老国公守过孝,这样好的牌,被你打成这个局面。”

“母亲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史氏忍不住抬起头,哭诉道,“您不知道,赦儿他……如此不孝,国公爷向着他,反为了他多次训斥我。谁家夫妻是这样的?若我不为政儿多想些,日后……便是敏儿,也不大听话了,必是听了他们的挑唆。”

史母忍不住皱眉,“虽说男人都看重嫡长子,可姑爷如此,也太过了。”

史氏闻声,哭得更伤心了。

“别哭了,“史母敷衍的拍了两下女儿的肩膀,又问,“这么说,姑爷为什么还银,你也不知道了?”

“银子都准备好了,国公爷才知会我一声。”史氏抽抽噎噎的说。

这个女儿真不中用,史母叹了一口气,看来得想个办法,加强贾史两家的联系。

“母亲,明年二月份的大选,”史氏突然抬头,“我记得史家,在宫里还有一部分人手。”

史母心中一动,“你是想?”

史氏抿嘴笑道,“敏儿的相貌,配林江那个破落户,可惜了。听闻皇上有意为太子指一个侧妃……”

这倒是个好主意,史母心里点头,嘴上却为难的说:“这些人手,原是留给你侄女入宫后用的。对了,贾家不也同样有人脉么?”

史氏眼底一暗,恨声道:“都在那老不死的手里。”

老不死一词,让史母心里格外不舒服,瞪了史氏一样,“那是你婆婆!”

这也是个老不死的!史氏暗骂一声,却也知道,只有史母还活着,她才有可能借到史家的人脉。若史母死了,她与哥嫂,又隔了一层。思及此,史氏堆笑道,“是,人脉都在我婆婆手里握着,我连上头有几个名字都不知道。再一个,婆婆觉得林家虽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总比敏儿入宫好。所以……”

世家出来的女人的通病,总是瞧不起靠裙带关系的。史母不以为然,成为皇亲国戚,有什么不好。“唉,我的儿,不瞒你说,让你侄女入宫,是你哥哥点了头的。借给你一两个人手,不算什么,只是敏儿入宫以后呢?”

“敏儿若是入了东宫,婆婆还能看着她死不成。”史氏理所当然的说。

史母拉过她的手,“那是你亲女儿,不是你婆婆的。其实,贾史两家是姻亲,能出一个皇妃,也尽够了。敏儿那丫头,样样都好,比你侄女强上百倍。若不是鼐儿身子不好,我都想说给鼐儿。唉,鼐儿能和政儿一样,都是个好学的,怎么偏偏生下来就体弱呢。如若不然,配敏儿,是极好的。”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