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穿越之贾兰 26 旧事,病重

作者:丁甲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3-05 03:54:34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贾兰因入学已久,贾代儒见他心思清明,敏而好学,心里不免欢喜,便一有时间就单独教授他四书五经,并且时不时出一些简单的句子,让贾兰依题作文。

贾兰本就心存早日参加科举,早日走出贾府之心,自然也是勤奋努力。

这一日,又学到家塾外响起落更(注:晚间第一更打更)声,贾代儒才放贾兰回家。临走特地吩咐回家莫忘复习一番,贾兰连连应是。

到了稻香村,一进门便发现园内小亭里有几位丫鬟婆子在吃茶,仔细一看,竟是贾母身边的人。几个人见贾兰过来,都围上来行礼问好,贾兰少不得要问是何事。

几个人答道:“前年来的远亲刘姥姥今日又来问好,老太太领着她逛了整个院子,现在乏了,正在里屋歇着呢。”

这刘姥姥贾兰算是个印象深刻的,贾府最有名的穷亲戚,并且仗义,在贾府破败后收留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儿,对于这么一位老人他还是比较尊敬的,便问道:“这位刘姥姥现在何处?”

那婆子答道:“现只怕是和姑娘奶奶们在一起。”

贾兰思筹一下,问道:“老祖宗在这,可是晚膳要在稻香村摆?”那婆子应是,贾兰挥挥手让她下去,进了屋。小心翼翼的掀开帘子,却听里屋贾母说话道:“可是兰儿回来了?”

贾兰笑着走进去说道:“老祖宗耳目越发清明了,隔这么远就知道是兰儿。”

贾母把他拉入怀里,笑道:“你这小鬼灵精,除了你谁还这么小气动作的,那些个婆子丫鬟的都不懂事,粗步甩手的,我一听就能辨出来。”

贾兰笑道:“所以才说您耳目清明啊。”贾母好笑的捏他的脸,又问了他几句学习上的事,少不得要疼惜一番,不在话下。

两人正说着话,院子里响起一片莺声笑语,贾母笑道:“肯定是她们一群人回来了,兰儿去把你娘还有你琏二婶子叫来。”贾兰领命而去。

李纨和王熙凤进去瞧贾母,黛玉探春几人拿着贾兰打趣,不让他进去。贾兰无法,只好坐下。

探春道:“我们近日起了个诗社,你要不要参加?”

贾兰问道:“是何诗社?”

黛玉道:“因首次结社吟咏之物为海棠,便起了一名为‘海棠社’。”

迎春接道:“大嫂子还说以后每月初二、十六都要开社。”宝钗笑道:“是了,大嫂子还是社长呢。”

这么一说,贾兰有些明白,这海棠社大概就是书中所写这几人闲暇之余作弄的那个黛玉别号为“潇湘妃子”,宝钗别号“蘅芜君”的诗社了。这诗社前几次都进行的还算顺利,后来因为贾府一系列事故便不了了之了。

贾兰笑道:“我才不去,既是我娘作社长,若我作的诗被选了前,你们又要说我娘偏心了。”

黛玉掩着唇笑道:“你听你听,这还没作呢,倒先把自个儿夸上天了。”

探春推搡贾兰道:“怎么,是瞧不上我几人的诗词?”

贾兰道:“我哪里敢。”

迎春道:“你若是不敢,现下怎得这么多推辞?”

惜春捏着帕子也笑:“今日老太太吩咐我把这大观园的每人每物皆用画笔描下来,我看这第一笔也不用愁了,就画兰儿。”

湘云奇道:“他有何可画?”

黛玉抢道:“他能画的地方可多着呢,单不论其他,第一遭便要将他年前除夕搂着老太太不放的模样画下来。”

众人一听,都大笑起来。

说起这事也巧,年前除夕夜宁荣二府庆新春,老太太高兴,请了不少老家时的大小亲戚嬷嬷之类的人物坐在上席。席上说着话,谈起如今贾家子孙辈,老太太连连赞赏宝玉与贾兰。因宝玉年年夸,日日看,众人都不以为意。见提起足不出户的贾兰,都不禁言道好奇。

老太太便道如今大年夜,我这宝贵金孙是你们想看就能看的。几位亲戚嬷嬷会意,忙大笑着掏红包。贾母一看笑道兰儿还不快去拜新年。

贾兰一看底下那么多人掏红包,心道这一趟下来虽然腰包鼓了起来,只怕连膝盖也鼓了。他知贾母不过是兴致来了,随口一说,若自己真拜下去恐怕也不太适合,便凑到贾母怀里,又是撒娇又是吵闹,直闹到贾母笑得合不拢嘴,松口饶了他。

贾府里的人哪见过他这副调皮耍无赖的样子,都连道开眼界了。

贾兰听黛玉提起此事,不禁尴尬,说道:“你们瞧,我才不过说了一句,你们就把那不知扔到哪个角落里的旧事提了起来,以后我若是说多了,你们还不得把我小时候做的糗事都给抖漏出来。”

众人听了,越发哄然大笑了。

门口宝玉正好走进来笑道:“一里外就听到你们几个逗趣,可是有什么高兴事,说来听听。”

湘云道:“哪有什么高兴事,不过是说兰儿一岁时拿我们几个喊姐姐,两岁时在府里迷了路还嫌府大,三岁时贪玩掉进水池子里,四岁时有模有样作了首打油诗,叫什么来着,哦,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上三步倒,不知死多少……”话没说完,她自己倒先笑倒了身子。

其他人也都笑得前仰后合,黛玉更是趴在宝钗肩膀上捶着胸口直喊“要死了”。

贾兰揉着额头,一脸无奈。这海棠社,看来他是决计不能参加了。

正笑着,有声音插进道:“我倒是觉得这诗作得挺好,你可不见我们农家庄子里倒真是如此模样,一个字都错不了。”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大笑。

贾兰回身一看,却是一位满头簪花,满面风霜的乡下婆婆,他心知这定是刘姥姥了。

扶着刘姥姥的袭人笑道:“姥姥说的哪里话,这夏日蚊虫叮咬,不都是如此境况。”

刘姥姥笑道:“便知是寻常境况,但经哥儿如此一说,却不觉大雅了许多。”

探春大笑:“照姥姥之意,莫非这俗物一旦作了诗便雅了不成?”

刘姥姥点头,“可不是这个理。”

湘云一推贾兰:“你这个大雅人,还不赶紧把这稻香村里的鸡鸭鹅都吟咏一遍,定要这鸡犬一块升天才是正经。”

这边贾母由李纨王熙凤搀扶着走到屋子门口,听到湘云此话笑道:“云儿又淘气什么?”

刘姥姥忙道:“不过是在说这哥儿作诗好罢了。”

贾母笑道:“我道是谁。老亲家,这是珠儿的孩子,我曾孙,名唤兰儿,可不是谁家哥儿。”并对贾兰说道:“这是刘姥姥,你去见过吧。”

贾兰走近,对刘姥姥行了一礼,笑道:“刘姥姥好。”

刘姥姥笑得合不拢嘴的说道:“好好,这兰哥儿不仅诗作的好,人也长得好看。”

贾母笑道:“小孩子家的,哪来的好看不好看。”

刘姥姥道:“你看这长得眉是眉,眼是眼,机灵动人,可不是好看咋地?”

一群人哈哈大笑起来。宝玉笑道:“姥姥说这话,难道谁还不是眉是眉,眼是眼怎么着?”

刘姥姥认真的道:“不是这么讲,兰哥儿今年不过十三吧?”

贾兰答道:“十一了。”

刘姥姥笑道:“你看,人家普通家孩子十一岁脸面都还没长开呢,咱们兰哥儿都已经威武齐整,手脚能干了,不知道的还以为神仙托生了呢,长大定得体面。”

贾母见她赞慰,少不得大笑一番,说道:“那就得老亲家吉言了。”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王熙凤见人都到齐了,便吩咐摆饭,只是贾母因觉懒懒的,也不吃饭,只坐了竹椅小敞轿,回至房中休息,剩下几人进稻香村用饭。

贾母不在,饭桌上依然是笑语连连,刘姥姥直缠着贾兰说话,贾兰也不厌烦,只是笑答。

惜春见此情况,便对探春笑道:“亏得是兰儿好脾气,能和那贫婆子搭上话,可要是我们,哪还得这般欢心。”

迎春听到了,说道:“可不是,也就兰儿是这样了。”其他人皆点头认同,只史湘云心直口快道:“我倒觉得宝姐姐也是个好说话的。”

几人还没应答,黛玉先笑道:“咱们的宝姐姐只怕看不上这贫婆子。”这话说得暗含讽刺,几人知道她素来小性,只是笑笑便过去了

到了第二日,贾兰早起去贾母处请安,又见刘姥姥,知她今日回去,便说来不及送,只得让采文听灵二人去房里拿了些小巧玩物送给板儿,以作亲慰之情。刘姥姥收了后,自是一番感激,不多表。

九月初二是王熙凤的生日,贾母让各家凑了份子,请了戏班,摆了家宴庆祝一番,谁知闹到最后,竟出了一桩丑事。

席开一半,王熙凤自觉沉酒(注:饮酒过量),便要归家歇一歇。到了家才发现贾琏正与府后鲍二家的行苟且之事,登时火冒三丈,撒泼哭打起来,贾琏闹不过,便从墙上拔出剑来,趁醉欲杀王熙凤。王熙凤哪里肯饶,一头跑到贾母面前哭诉。贾琏看扯上贾母,知道讨不到好,便趔趄着脚去了外书房。

两人闹也就罢了,偏中间夹了个平儿,平儿两头受罪,哭泣不止。到了晚间,王熙凤去贾母院居住,平儿便住在了稻香村。

贾兰晚上下学见平儿在,不免心疑,只是这等事又有谁会说于他听,他也是去李纨房无意中听到平儿哭诉才清楚了。自是不免感叹一番。

鲁迅先生曾点评《红楼梦》,说是‘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若非一些人经日不干正经事,又哪来的淫,缠绵以及宫闱秘事。

第二日再下学时又闻知贾琏与王熙凤平儿和好,府后鲍二家的上吊而死,事情就这么一语过去了。

过了秋分后,天气变得愈加阴晴不定,时常说不准便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贾兰自持身体康健,浑不在意。谁知这一晚突降大雨,贾兰一个不察,便染了病。

李纨见他脸色苍白,额头滚烫,少不得骂守夜的采文一顿,然后又命素云快速告知老太太去请太医。贾兰本就体质偏弱,这一感冒可劲折腾,躺在床上竟有些人事不知了。李纨怕极,坐在床边泪流不止。

太医来到,李纨回避,坐在里屋听太医说正值换季,夜里风凉,没有作好保暖,所以才引发毒症,不过有惊无险,熬几天中药就可以了。李纨这才放心,让嬷嬷把太医好生送出去,自己坐在贾兰床边照看起来。

喂了两副药,下午方好转了些,贾兰只觉脑子像是有两个孩子在打鼓,又噪又疼,但见李纨哭的两眼肿的像核桃一般,勉强忍痛劝慰一番。

知道他醒来,贾母王夫人等都过来探望,见已好了大多,便都放下心来。后几位姑娘等陆陆续续的来到稻香村,到晚饭时才离开。

二更时,贾环与宝玉同到稻香村,贾兰挣扎着要坐起来。

贾环忙摁着他道:“你躺下就是,我与宝二哥看看就走。”

贾兰摆摆手,“躺了一天了,怪闷得慌。”贾环便扶他靠在床头。

宝玉坐在床边凳子上道:“怎得忽然病了起来?”

贾兰道:“想是昨日着了些凉。”

宝玉点头,“你这一病不要紧,倒引得一众人为你担心。”

贾兰笑道:“有何好担心,不过几副药便好了。”

贾环在旁笑道:“说到药,王爷特地选了几副药让我二人带来给你。”

贾兰一愣,“你们今日是去了北静王府?”

宝玉奇道:“你竟不知道今日是北静王生辰?”

贾兰心道,他与我无亲无故,我如何会知道他的生辰。

宝玉似看出他的心思,又道:“北静王的生辰何等重要,莫说当今圣上,只怕连路边的店铺老板都知道,要寻门路去孝敬一番呢。现下只你一人什么也不知,亏得王爷临来之际还再三嘱咐要我等照顾好你,莫要再生事端。”

贾兰道:“话是这么说,但你们没人告诉我,我如何知道。罢,他既如此真心对我,待我病愈之后,定要好好庆祝与他,这样可好?”

宝玉笑道:“此话方是正理。”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