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

朱元璋下旨,拨款百万物资给应天府铁道工程集团,朱元璋的旨意,没人敢违背。

看着长江,朱元璋满脸疑虑。

“咱怕最后这桥没有建起来,泼天般的人力物力也浪费了。”朱元璋最近很有名。

工程部知道最近有个小老头,应该是京城里的哪家勋贵,装作普通乡绅经常来工地上转悠。

这种人并不少,有抱着敌意的,也有抱着好奇的,每天都有京城的人来观看铁道的修建。

毕竟鼎鼎大名的闪电战,已经人尽皆知,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知道铁道的厉害。

可是南方不同啊。

南方多水道。

那么修建铁道的难度也就大大增加了。

朱元璋最近交了不少的“朋友”。

对于铁道也有了更高的认知。

老朱从寺庙里出来,拿着一个碗乞讨到当上皇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大明,只用了十五年。

别的不说,老朱的沟通能力绝对是顶顶的。

许多人都对这位老者印象不错,与这位老者聊天,每个人都感受到舒服。

从铁道总部调来的勘探技术人员,在各处勘探和规划,有位三十来岁的汉子,被朱元璋缠上了。

“咱们铁道工程部的口号是不怕困难,披荆斩棘,区区一条长江而已,挡不住我们铁道人的脚步。”

汉子大声的说道。

“哈哈哈。”

朱元璋忍不住拍了拍汉子的肩膀,“小刘小刘,你这算不算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不算,我们有信心。”

朱元璋喜欢汉子的自信。

不过朱元璋还是忍不住说教道:“我看啊,你们最初的计划不是挺好么。”

最初的计划是渡轮。

长江两头的火车,靠着渡轮来渡过长江。

在两岸的渡轮码头,利用吊机把一节节车厢吊入大货船上,采取的这种计划方案。

此计划方案朱元璋看过,他觉得已经很好了。

但是铁道工程总部推翻了此计划方案,抽掉了总部的资深技术人员们,一批批的派往南方,集思广益的要求解决在长江上建大桥。

“要建就建最好的。”

汉子说道。

“其实我们先民早就有了很多的桥梁技术,对我们在北方修建铁路桥起了很大的帮助。”

“是吗?”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宋代时期,先民在广东潮州修建的广济桥,老人家听过吗?”汉子问道。

朱元璋摇了摇头。

“韩江的流量变化可比此处的要大多了,枯水和洪水相差百余倍不止。”

“古人有形容说:其流急如马骋而汹涌,触之者木石俱往。水落沙涌,一苇可渡,水涨沙逸,虽设济舟,日不能三四渡,咫尺之居若千里。”

汉子感慨道。

朱元璋敬佩的说道:“没想到你还会背诗。”

“我们有夜学的,还有定期参加培训社的培训,别的不提,这工程上的知识,我们吃这碗饭,必然是要牢记。”

朱元璋忍不住沉思。

看来北平模式不只是造几家工厂那么简单的道理,难怪当初练子宁在应天府模仿北平办工厂失败了。

听着汉子的话,又是夜校,又是培训社,如此这般下来,哪怕是普通的工匠,技术水平也是一日千里的发展啊。

朱元璋又忍不住想到了,北平报纸上经常提起的以人为本,看来这个以人为本,不只是工作待遇上。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