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549章 总编真能干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3-07-31 09:44:02

李光复是个聪明人,林为民平时很少会主动麻烦他,今天叫他过来就是为了在石铁生面前演一出戏,他知道林为民肯定不会亏待他,所以也乐得配合。

同时心里也更加佩服林为民的为人,能交上这样的朋友,这辈子值了!

李光复走后,林为民和陶慧敏开车回家。

尽管她没有听到林为民下车和李光复说了什么,但她很清楚丈夫的为人,知道他今天叫李光复来肯定是有缘故的。

她问起林为民,林为民并没有隐瞒,说道:“房子分下来,铁生肯定舍不得多花钱收拾,好不容易分个房子,怎么着也得住的漂亮一点。铁生这两年身体不像以前那么好了,跑医院的次数也多了,也耽误他创作,创作少、收入就少,还是让他们手里留点钱吧。”

石铁生这几年收入并不少,但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医院,所以家里的生活依旧很简朴。

这次分了新房子,林为民暗中赞助点装修,就是想让石铁生夫妻手里多留点钱,否则万一石铁生以后生病的时候他赞助,他们夫妻压力更大。

又过了半个月,石铁生的房子正式分了下来。

石铁生挑了个周末的上午给林为民打电话,邀请他一起去看新房子。

林为民先到他家里接上了史铁生夫妻俩和石父,石岚夫妻俩今天也来了,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

金台路上车水马龙,车子行驶在路上,林为民朝路两边张望,“房子在哪儿呢?”

“那边的灰楼就是。你在路口掉头往西走,找一个邮局的卖报亭。”石铁生坐在副驾驶给他指路。

林为民依着他的指示开车,找到了绿色的卖报亭,然后再往北走开,到了第四排楼左拐,七绕八绕终于找到了石铁生的那栋楼。

几人下了车,林为民抬头望了望毫无特色的灰色楼体。

真丑!

但却是这个年代,包括后世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

“这栋楼可够难找的,藏的太深了。我看以后啊,你得专门在路口立个牌子,给大家指路。”林为民笑着调侃石铁生。

“多来两次就熟悉了这里闹中取静,也挺好。”石铁生笑呵呵的说道。

几人又在楼下等了一会儿,石岚夫妻俩才蹬着自行车赶到,石岚推着车埋怨道:“你就不能等等我们?”

“我也想等啊,伱哥着急!”

石岚白了他一眼,“就你最坏,整天挑拨离间。”

众人玩笑着上了楼。

这年头的楼房还没有公贪一说,只有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的说法,石铁生分的这套房子一百三十多平,去掉一些墙皮,剩下的都是实打实的套内面积。

一家人进了房子,入眼明明只是灰色的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却让大家开怀不已。

“这房子也太大了!”石岚在房子里逛了一圈,眼中满是艳羡。

她和丈夫秦刚现在住的房子只有四十多平,冷不丁看到一百三十多平的房子,感觉开阔无比。

房子是三室两厅一卫,因为没有公贪面积,所以每个房间都不小。

程西米推着石铁生在屋里转来转去,给他规划着这些房间的用途。

他们夫妻俩住一间,石父住一间,还有一间当成石铁生的书房。

夫妻俩畅想着这房子未来的样子,眼中满是希望。

“铁生,我看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让光复领着人先来看看吧。”林为民提议道。

“好。”

林为民出门打了个电话给李光复,过了不到一个小时,李光复带着俩人来了。

有林为民的事先交代,李光复早早就已经把装修的材料都准备好了。

简单一沟通,说定了明天上午就开工。

“我那边材料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要是快的话,过年之前您一家就能住上。”

临走前,李光复对石铁生一家说道。

石父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一个劲的说道:“辛苦你们了,辛苦你们了。”

送走了李光复几人,大家也准备离开。

走到楼下,石父忍不住回头望着那毫无特色的灰色楼体。

“爸,赶紧上车啊!”石岚骑着自行车,催促道。

“来了!”石父收回目光,应了一声,上了车。

石岚夫妻俩骑着自行车离开,林为民的车上载着石父和石铁生夫妻俩。

石铁生忍不住感叹了起来。

最早他们一家住在前永康胡同里的两间小房,两间房加在一起也就20平左右。

后来他跑了好几年街道、民政局等各个部门,才终于争取来了雍和宫大街26号的的房子,还是两间,但规模比原来大了接近一倍。

再后来,他和程西米结婚了,林为民将什刹海小院租给了他。

什刹海小院宽敞、舒适,石铁生一家住的很舒心,但那里终究是租来的,住的并不安心。

现在,石铁生分到了这处一百三十多平的房子,他内心被喜悦充满,感觉到无比的幸福。

“铁生,装修的事你们就别操心了,等着住就行。光复这么多年的熟人,干活肯定不会差的。要是有问题了,以后让他改,这房子他装的得负责售后。”

石铁生坐轮椅、程西米腿脚不好、石父年纪大了,一家三口出门都不方便,所以林为民在走之前特意叮嘱了两句。

“好,活交给他,我放心。”石铁生说道。

与其说交给李光复放心,还不如说是信任林为民。

时间一晃到快到元旦了,节前的两天,林为民的工作格外忙。

这边刚把国文社的工作弄完,通文社的工作又来了。

黄易的作品从88年开始出版,到今年不过三年时间,就出版了十八部作品。

这十八部作品含H、含B量有点高,让通文社那帮编辑所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所以送到林为民手里的书稿,实际上已经是纯净版了。

林为民看着这些书稿,咂么咂么嘴,总感觉差点意思。

黄易没了黄,从大师变成了学徒。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足够颠覆现在那帮读者的世界观了。

这个时候黄易的作品含“武”量真不高,玄幻、异侠才是主流。

对于很多只看过武侠的读者来说,等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所以林为民对黄易作品的期待很高。

有了黄易这种高产又不烂尾、不太监的作家对比,只管挖坑不管埋的温瑞安就显得没素质多了。

《布衣神相》系列能卖的好最好,卖的不好也没关系,反正就是个死太监,下面都没了,能指望他什么?

完成了黄易和温瑞安作品的编审工作,通文社这一年的工作也算是圆满完成。

细数这一年时间以来通文社取得的成绩,由通文社负责编审、国文社出版的金庸作品集,出版半年多时间以来,已经卖了超过55万套,国文社收入码洋超过3500万。

武侠刊物《九州英雄志》出版六期,第五期的销量突破了240万份,第六期刚刚上市半个月时间,销量有望再创新高,突破300万份指日可待。

《九州英雄志》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通俗文学刊物几年才完成的路程,早已成为国内通俗文学期刊界最受人瞩目的存在。

十月出版黄鹰的《惊魂六记》系列和《沈胜衣》系列,首印三万套,不到两个月销售一空,十一月末再次加印了三万套。

十一月出版梁羽生作品集,首印八万套,如今不到两个月时间,各地书店也传来了库存见底的消息,印刷厂正在加班加点的印刷,元旦后就会发货。

十二月温瑞安的《布衣神相》系列出版,首印五万套,销售成绩良好。

元旦后,黄易的作品集也马上就要推出,首印同样是五万套。

通文社的工作看似不多,但每一项的工程量都不容小觑,光是编审作品的字数就超过了5000万字,这个数字放在国文社,是很多老编辑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这其中当然有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区别,但这样的工作量放在哪个出版社都是蔚为壮观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年时间来的努力,通文社也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成绩。

光是《九州英雄志》这一份刊物,在半年时间内就为通文社贡献了544万的产值。

其余所出版的武侠除金庸作品集外,也为通文社创造了479万的产值。

成立一年时间,产值破千万。

放在国内任何一家出版社,都是出类拔萃的成绩。

也因此,在元旦前的总结会上,林为民被程早春表扬了好几遍,同事们把巴掌都拍红了。

谁也想不到当初谁都不看好,一穷二白,只有一群虾兵蟹将的通文社,竟然会在一年之内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绩。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林为民这个领头人。

从他向上级部门提出恢复通文社的建制,到被委任为通文社社长、总编,再到具体落实每一步工作。

林为民一步一步的将通文社这个只有空壳的副牌社拉到了台面上,贡献了远超同行平均水平的产值。

面对这样的工作成绩,国文社所有同事心服口服,同时更庆幸国文社有这样一位能干的总编辑。

(本章完)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