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31章 《触不可及》的导演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3-06-15 18:44:24

下午,黄安仪在石铁生家又聊了不长时间便离开了,她走之后,林为民也告辞而去。

又过了几天,汉城奥运会进行的如火如荼,燕京人民的骂声也甚嚣尘。

尤其是越到后面,骂得越厉害。

因为全是半决赛、决赛,奖牌在眼皮子底下被偷走,哪个人看到了能不气愤?

林为民在那天在石铁生家看过棒子的表演之后便再没看过了,纯纯给自己找气生,没那个必要。

时间一晃到了九月末,在对汉城奥运会的一片骂声中,当代编辑部完成了今年的第十期刊物的筹备工作,大家本以为又可以轻松几天。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这个时候二月河背着康熙大帝的最后一卷书稿敲响了编辑部的门。

佟钟贵到办公室告诉林为民,说二月河背着书稿来了,他喜出望外。

从1984年的第一卷的夺宫初政、1985年的第二卷惊风密雨、1986年的第三卷玉宇呈祥,二月河的创作效率非常稳定。

到了第四卷乱起萧墙,因为是最后一卷,二月河写的非常谨慎用心,这一卷内容足足写了两年多。

最近他终于将第四卷的内容写完,跟单位请了个假,便背书稿直奔燕京。

康熙大帝四卷内容,共160余万字,堪称鸿篇巨制。

陆遥的平凡的世界堪堪百余万字也写了五年的时间,对比起来,就知道二月河的创作效率之高了。

捧着厚厚的书稿,林为民感叹道:“不容易!真不容易!四五年时间写完这样一部大部头,难能可贵啊!”

二月河送来了书稿,身心似乎也放松了下来,“这回我可以好好睡个觉了!”

林为民将稿子交给同事们,说道:“好不容易写完了书,这回好好在燕京玩一玩,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假吧!”

这年头,邮寄包裹只能寄邮政,偶尔会有丢包裹的情况,所以作家们比较重要的书稿都是人肉邮寄的。

很多时候有些作家自矜身份,会给刊物打电话,说我稿子写好了,你们刊物要不要,要的话派人来取,不少刊物为了争取到优质的稿件会屁颠儿屁颠儿的派编辑去取。

当代江湖地位太高,还没人敢这么干,通常都是作家们自己或者是托人送来。

二月河背着康熙大帝第四卷的书稿来京,这一卷内容有近五十万字,光是审稿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如果要修改的话,时间就更长了,一两个月、三五个月都有可能,这段期间如果二月河留在燕京的话自然有大把的时间去游玩。

二月河婉拒了林为民的建议,他的作家身份只是兼职,主业是公务员。

前几年他改第一卷夺宫初政在燕京一待就待了好几个月,这回跟单位请假说来燕京送书稿,单位怕他重演次的情况,再三告诫他送完就回来。

二月河去了楼招待所休息,编辑部的同事们拿着书稿唉声叹气,本来还想着能歇两天,这回甭想了。

最近几个月,当代缺少重量级的大长篇面世,林为民打算让这部康熙大帝的收官之作发表在第十一期。

短短一个月时间,要完成一部五十万字的大部头的审校工作,难度不可谓不大。

好在康熙大帝第四卷乱起萧墙的创作时间超过两年时间,足可见二月河的谨慎和用心,需要修改的地方并不多。

为了改稿的效率,编辑部同事二月河连打了几天电话才沟通好了所有要修改的细节。

十一月初,康熙大帝第四卷乱起萧墙正式发表在当代第十一期,因为体量庞大,这部将会分成两期,分别在第十一期和第十二期发表。

说起来康熙大帝的前三卷连续发表在了当代,引起的反响巨大,在评论界的评价比之姚雪垠的李自成不遑多让。

在受众方面,康熙大帝的读者群却要比李自成多了不少。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李自成写的太过理想化,将闯王部队“军化”,一定程度背离了史实,看这类书的读者通常历史常识都要强于常人,对于这一点自然诟病非常多,这是李自成的缺点。

而康熙大帝在这方面则相对稳健和写实。

二是作品年代的问题,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无论其表现如何,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优点就是与当代的时间距离近,史料保存相对丰富,大部分读者也熟悉,这是康熙大帝的优点。

此消彼长,康熙大帝的受众便多了起来。不过尽管在发表之后广受好评,但也不是没有批评的声音。

这几年来,对于康熙大帝这部诟病最多的就是涉及到的“唯皇史观”,尽管中更多是体现官场的尔虞我诈,但还是有很多媒体和学者批评这部是为封建帝王著书立传、歌功颂德。

这种论调在近两年当中不断有人提出,当代编辑部从未正面回应过。

此次康熙大帝收尾,林为民专门写了“编者按”来回应这个问题。

其中有两点回应:

其一,贩夫走卒能写,文武百官能写,古今帝王自然也能写,这不仅是创作自由,更是不唯出身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其二,康雍乾是历史学界公认的三大治世,不提水分很大的乾隆,这段时期的历史正面价值不能完全抹杀,光是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功劳就值得大书特书。

随着当代第十一期的市,林为民的这份“编者按”也在读者群和学术界引起了非常多的讨论。

一份简单的编者按当然没有办法消弭争议,但这是当代编辑部的第一次正面回应,对于在民间和学术界的讨论起到了正面作用。

当代第十一期市后,编辑部有了几天轻松的日子。

林为民接到了迈克尔菲利普斯从米国打来的电话,触不可及的投资已经到位,剧本也已经写完,现在他正在选择导演。

“林,我需要你的帮助。”迈克尔菲利普斯在电话里对林为民说道。

“帮助?迈克,我能帮你什么呢?”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伱知道吗?”

“当然。大白鲨、外星人的导演,你不会告诉我你要找他来执导触不可及吧?”林为民惊诧道。

菲利普斯对他的惊讶非常满意,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得,“我的朋友,看来这个导演你还挺满意的?”

菲利普斯和斯皮尔伯格最开始相识于斯皮尔伯格的首部电影长片横冲直撞大逃亡的后期制作阶段,距今已有十余年时间,交情甚笃。

“本来我们只是一起吃晚餐,随口聊到了我最近正在准备制作的项目,史蒂文听说我正打算制作触不可及,就跟我聊了起来。

我见史蒂文对触不可及感兴趣,就顺势邀请他做这部电影的导演。史蒂文有些为难,他正在制作夺宝奇兵,手里还有一部奇幻爱情电影。”菲利普斯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看来是打算卖一下关子。

“那你是怎么说服他的呢?”林为民问道。

菲利普斯笑道:“并不是我说服了他,而是他有求于我。”

“有求于你?什么意思?”林为民不解的问道。

“他想要你那部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的电影版权。”

“要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的电影版权?这是他接触不可及的条件?”

“没错!”菲利普斯对林为民解释道:“你年初在米国出版的那部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史蒂文非常喜欢。林,你可能不知道,史蒂文一直有打算拍摄一部关于犹太人在二战期间被纳粹迫害的电影,这是他们民族的伤痛。”

林为民的脑海中瞬间想到了后世斯皮尔伯格在九十年代拍摄的电影辛德勒名单。

“他确定要拍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吗?”林为民问。

“这个还没有办法确定。林,你知道的,像史蒂文这种级别的导演,他手里处在不同阶段的正在导演和制片的电影可能有五六部之多,手里的电影版权更是有几十部之多。

在电影没有正式立项之前,谁也没办法保证这部电影一定会投拍。”

林为民听完菲利普斯的话沉吟了片刻。

菲利普斯说道:“林,这难道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吗?史蒂文现在是好莱坞的级导演,如果他真的愿意接手触不可及,包括后续有可能导演无,这对于你来说绝对是大好事。”

“迈克,作品被大导演改编我当然很高兴,但我更怕这部作品没人看到。”

菲利普斯立刻理解了他的意思,“你是怕史蒂文买了版权不拍?”

“没错。”

菲利普斯顿时感觉到了为难,史蒂文是好莱坞名导不假,可林为民的作品同样不愁没人拍,想要撮合成这件事,好像没那么容易啊!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