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11章 《歌剧魅影》的动作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3-06-15 18:44:24

1988年的春节刚过完,一条轰动性的消息便在瑞安这座小县城内流传开来。

名满全国、享誉世界的大作家林为民成了瑞安女婿,来瑞安过年连县太爷都亲自登门拜访。

只用了两天时间,消息传遍了县城,又迅速向周围县市扩散。

正月初五这天,得到消息的市文协领导赶了百公里的路,一路打听着来到陶慧敏家,却扑了个空。

一打听才知道,人家昨天就走了。

就差了一天,没跟林为民见面,让市文协领导后悔的直拍大腿。

温州本地文脉孱弱,好不容易来了个大作家居然还没留住。

“叔叔,阿姨!”领导懊悔了片刻,又把主意打到了陶父陶母的身。

“您家教出了个好女儿啊,是我们温州人的骄傲!”

陶父陶母受宠若惊,这文化人说话就是好听,不过就是这称呼有点欠妥,大家都是同辈人。

领导彩虹屁拍了半天,又问道:“不知道陶老师和林老师下次得什么时候回来?”

陶母道:“他们工作太忙了,来来回回就要四五天时间,也就过年能回来一趟。”

领导心中满是遗憾,这一错过就是一年,“那等下次有机会我们再登门拜访!回头要是打电话,您记得跟林老师提一嘴。”

领导客套的告辞离去,陶父陶母看着留下来的礼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又有好奇的邻居门,“老陶,这又是哪的领导门?”

“说是市文协的。”

“文协的?怪不得呢,你们家未来女婿是大作家,跟文协正对口,他们可不得巴结一下嘛!”

陶父陶母无奈的摇摇头,女儿带着林为民回来这几天,家里就没消停的时候。

跟邻居闲聊了几句,等人走后,陶母把文协送来的礼品放起来。

“你想着等慧敏她们到地方了给他们去个电话,问问这东西怎么处理。”陶父叮嘱道。

“知道了。”

正月初七,林为民和陶慧敏回到了燕京,给家里打电话报了个平安,又听说市文协的送去了礼物,林为民让陶母安心收着便是。

休息了一晚,陶慧敏恢复了拍摄,今年她有很多外景,大半年时间可能都要跑在外面。

而林为民三个月的停职反省时间也快到了,林老师这几天感到分外的惆怅,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

不过在班之前,林为民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就在个月,歌剧魅影正式登录了百老汇国王剧院。

歌剧魅影自86年9月在伦敦西区首演,一年半时间以来收获了无数音乐剧观众的喜爱和赞美,总结这一年多时间来歌剧魅影的发展势头,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

加演、加演、再加演!

八十年代是伦敦西区的黄金期,尽管没办法跟如日中天的百老汇相比,但还是有无数的观众涌入这里。

歌剧魅影投资巨大,为了还原背景设定的巴黎歌剧院,剧组耗费巨资打造了华丽、精美、繁复的舞台和内饰。

演员们所穿的200多套衣服全部都是手工缝制,连灯光所使用的灯具都是特别订制的。

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十几个月的演出时间当中,歌剧魅影共演出了516场,打破了伦敦西区的突破500场的演出场次记录。

同时演出票房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单场最高演出票房达到了26万米刀,这个记录在伦敦西区无人可破,哪怕是之前同样由安德鲁操刀的经典音乐剧艾薇塔和猫也无法撼动。

现在这两部同样经典的音乐剧面对歌剧魅影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总票房记录,这两部电影公演多年,累计票房早已达到数亿之巨。

不过累计票房被破也是指日可待之事,在一年半时间当中,歌剧魅影的累计票房已经成功破亿,这个速度可比当初的艾薇塔和猫还要快三个月。

歌剧魅影在伦敦西区的大获成功给了安德鲁和卡梅隆信心,半年前,两人决心将歌剧魅影搬到百老汇的舞台。

尽管在百老汇复刻歌剧魅影的舞台仍需要不菲的投资,甚至比在伦敦西区的投资还要昂贵,但两人都认为这是值得的,并且歌剧魅影的收益也足以支撑他们的雄心。

事实证明两人的决定是对的,88年1月26日歌剧魅影正式在百老汇国王剧院公演,这家剧院拥有1600余个座席,是百老汇最大的剧院之一。

为了复刻在伦敦西区的成功,歌剧魅影剧组和国王剧院协商重新装修了剧院,再加舞台布置等各项费用,投资比歌剧魅影最初投资时还要高。

当然,收获的结果也对得起这样的巨额投资,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后续的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单场演出票房接连打破记录,这一切都让安德鲁和卡梅隆欣喜若狂。

安德鲁这次特意给林为民寄了很多歌剧魅影的演出资料和报道,来共同分享喜悦。

在信中安德鲁还提到了托尼奖的事,歌剧魅影登录百老汇,他们对于今年的托尼奖志在必得。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因为国籍的原因,可能做不到横扫戏剧三大奖的壮举了。

在米国三大戏剧奖当中,只有托尼奖对于创作者国籍没有要求,剩下的普利策和纽约剧评人都要求创作者必须是米国国籍。

林为民看完了安德鲁寄来的东西,心中同样高兴。

这一年多时间来,他已经陆续收到了歌剧魅影在伦敦西区演出的票房分成,累计达到了1800余万米刀。

现在歌剧魅影英、米两国同时演,未来的票房潜力不可限量,林老师躺着赚钱。

带着歌剧魅影百老汇公演的好心情,林为民暌违三个月,再度回到了国文社班。

“同志们,我想死你们了!”

林老师的热情得到的是敷衍的回应,这货潇洒了三个月,大家伙累死累活,能有好脾气才怪。

“林老师,您终于回来了!”佟钟贵一脸欣喜。

林为民欣慰的点了点头,还是手把手带出来的懂事。

跟编辑部的同事们打了个招呼,林为民又跑到了社长办公室去报道。

程早春提醒道:“这回回来了就安心工作,别整天闹幺蛾子!”

林为民刚要说话,就被他打断了,“我知道伱要说什么,别找借口,别耍贫嘴,老老实实干活!”

林为民无奈道:“领导,不能堵塞人民群众的言路啊!”

程早春问道:“你算群众吗?”

林为民张了张嘴,没再说话。

过了个年,领导的水平又提高了。

刚恢复工作,林为民懒懒散散的摸了一天鱼,有点朝老咸鱼发展的趋势。

下班的时候,他到编辑部招呼了一声晚聚餐,办公室内顿时一片欢呼,林主任的威信再次归来。

老地方,东来顺。

肉香四溢,人声喧闹。

刚过了年不长时间,下馆子聚会的人不在少数。

这三个月时间,林为民基本没怎么出现在国文社,当代编辑部的工作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要是放在后世,老板发现有他没他都一个样,早就给开了。

还是公家饭碗捧着香啊,林为民心中感叹着。

这时就听见几个同事在聊最近的物价,大家怨声载道。

年前刚发了奖金,本以为能过个肥年,可刚过完年,小道消息传的满天飞,都说物价要彻底放开。

还没等官方辟谣呢,不少生活物资的价格已经水涨船高。

历数八十年代这十年,物价每年都是一个变化,时不时的就会来一波抢购潮。

83年国家决定降低化学纤维织品价格,适当提高棉纺织品的价格。

通知传达的当天,全国各地百货大楼各棉纺织品柜台前就排起长队,毛巾、童装等柜台前也围满了顾客,排队抢购持续到深夜。

也是在这一年,年末商业部发布通知,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对棉布、絮棉敞开供应,出于担心,国内再次发生了大规模抢购纺织品的情况。

这几年,从日用百货到家具家电,就没有不抢购的。

说到底,无非是常年物资匮乏,再加物价攀升幅度较大,让老百姓们心里没有了安全感,才会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抢购潮。

现在已经是88年了,改革开放历史最大的一波抢购潮就会在今年发生。

林为民深知历史的发展轨迹,却也无可奈何,这是国家发展的阵痛。

这顿聚餐后没几天,便有消息从沪传来。

自3月1日起,沪调整了280种商品的零售价,这些商品大都属于小商品或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均在2030。

消息一传出来,引起了燕京城老百姓们的一片热议。物价暴涨,直接影响了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没有什么新闻能比这更让老百姓关注的了。

沪是国内的经济重镇,同时也是改革急先锋之一。

明面虽然没有说“价格闯关”,但实际行动已经验证。

这一年,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