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111章 背叛G命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3-06-15 18:44:24

这天下班,林为民碰见了好长时间没露面的汪硕,他是特意来找林为民的。

“呦,这不硕爷吗?这么长时间没见,我以为您死南边儿了呢。”林为民挖苦道。

汪硕不甘示弱的回嘴,玩笑了几句之后,他才说出来意。

这小子去年跟着谢靖南下倒腾电子表,正经赚了一些钱,最近打算开个饭店。

明天饭店就要开业了,打算来请林为民去捧捧场。

“我说你这怎么越干越回去呢?开饭店可是个辛苦活!”林为民说道。

“干什么不辛苦啊?倒腾电子表终究不是个长久之计,我这不也是寻思找个正经营生吗?”

“不错,这么长时间没见面,长进了!”林为民拍拍汪硕的肩膀。

“滚你大爷的。明天午九点,饭店就在沙窝儿那,叫天府酒家。”

“行,明天一准儿到。”

答应了汪硕,林为民第二天一早八点多骑着摩托车,先去买了两个花篮,然后才前往汪硕的饭店。

沙窝离着五棵松不远,放在后世属于西四环了。

林为民沿着路两旁寻摸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了汪硕所说的天府酒家。

建筑就是这年头很普通的沿街民居,改成了饭店,装修很符合这个年代的特色。

燕京城第一家私人饭馆是在80年开始经营的,所以现在个人经营饭店是个合法的生意。

林为民提着花篮进门,汪硕和谢靖已经在店里忙着呢,见着林为民,两人很是热情,他是今天第一个来的。

饭店这会儿才开门,招了一个四川厨子,两个服务员,算汪硕和谢靖,就这么几个人。

汪硕和谢靖两人是合伙干的饭店,倒腾电子表那买卖他们也没拉下。现在两人分工合作,一个人看店,一个人就去羊城进货,这么交换着来,两不耽误。

门口停着的那辆幸福250也是两人合买的,由此可以看出汪硕和谢靖两人的关系。

几人闲聊的功夫,又有不少朋友来到天府酒家,都是汪硕和谢靖从小在大院里长大的发小。

后世眼熟的所谓“京圈大佬”林为民一个都没看见,这个时候的汪硕也不是那个名满天下的痞子作家。

林为民就是他今天能请来的最大咖,他把林为民介绍给这帮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收获了众人的热情追捧,汪硕忍不住有几分得意。

放完了鞭炮,一群人挤在饭店门口拍照留念,林为民被汪硕安排到了最中间。

他今天能来,可算是给汪硕撑住了场面。

拍照过后,天府酒家就算是正式开张了。

谢靖张罗着给大家分桌,汪硕则去后厨帮忙,饭店开张第一天,得热闹热闹,让大家伙帮忙冲个人气。

过了好半天,酒菜陆续桌,汪硕和两个服务员一直在传菜,林为民调侃道:“人家开个饭店,印个名片好歹都是经理,怎么到你这儿直接改跑堂的了?”

汪硕今天喜笑颜开,“我们不吝那个,都是自己的生意,装什么孙子啊!”

“来来来,赶紧吃!赶紧吃!大家都别客气啊!”

汪硕拼命的张罗着让大家吃菜喝酒,活跃气氛,今天开张头一天,好歹也得忽悠来几桌客人才行啊。

结果店里热闹倒是热闹了,街面都能听到这帮年轻小伙子的叫喊声,可愣是没有一个人敢进来吃饭。

说是饭店,听着却像是人肉包子铺,谁敢进啊?

林为民跟大家不熟,吃好了饭便跟汪硕和谢靖告辞,汪硕送他出来,林为民将一张大团结塞给他,汪硕却坚持不收。

“伱这样做生意哪行?你是开门做买卖,就算是亲爹老子来了也得付钱,要不然底裤都得赔光。”

汪硕却不以为然,“都是朋友,你帮我我帮你,收钱就伤感情了。”

林为民没有再坚持,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等底裤赔光那天过来找我,我请你吃东来顺!”

“滚你大爷的!”汪硕笑骂一声,挥手和林为民道别。

时间一晃来到五月,当代今年的第三期杂志刚刚市,编辑部里的气氛一片轻松。

柳荫拿着一本刚买回来的钟山,扔到林为民办公桌,“为民同志,你这可是背叛命了!”林为民笑道:“我这属于打入敌人内部,都是跟领导请示过的。”

他是当代的编辑,为了避嫌不可能在当代发表作品,但当代归属国文社,还能让他的作品肥水流到外人田吗?

这次作品刊登在钟山,他特意跟覃朝阳说过,钟山对他有知遇之恩,这次就当是还人情了。

翻开钟山,他的最新有话好好说就登在面,就是他之前答应余兆淮,又写了半年的那部。

祝昌盛这时说道:“为民,你这部我刚看完。”

“怎么样?”林为民问道。

“跟你以前的不太一样。”

“没错。你就说感觉怎么样吧?”

林为民魔改了一番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那部电影是九十年代的背景,林为民改到了八十年代,情节也做了很大的改动,但内核没有变化。

“给我的感觉是小而精,明明是部长篇……”祝昌盛的脸带着几分纠结。

姚淑芝插嘴道:“我觉得你这次写的一般,就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翻来覆去的说,太没有思想性了。”

林为民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这时荣世辉放下手中的钢笔,说道:“我不同意小姚的意见。”

几人的眼神看向他,他摘下老花眼镜,“我觉得为民这次是一次很大胆的尝试。这几年我们的文学创作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要么歌颂点什么,要么批判点什么,动辄深刻、灵魂、思想,都是这样的字眼,看得人眼花缭乱,看似高深,实际却是脱离实际,一味追求虚浮而已。”

“而为民的这部有话好好说,恰好打破了这种假大空的惯性,让回归叙事的本质。”

姚淑芝说道:“荣老师,追求宏大的命题和批判性也不是错,您这么说就以偏概全了。”

“这当然不是错,但却忽略了的本质。”

“的本质?是什么?”

“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

庄子当年的这番言论用来解释的含义自然有牵强附会的嫌疑,但却恰好点出了的本质。

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之为的应有的含义。

我不反对宏大的叙事,也不反对所谓的深刻和批判,但这些东西一定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才行,要不然就是徒有其表,建立在沙滩的城堡,海水一来就露出了本来面目。”

论起对于的理解,姚淑芝拍马也难及干了一辈子编辑工作的荣世辉。

林为民这时爽朗的笑起来,说道:“还是荣老师水平高,出口就是典故,又给我们了一课。”

荣世辉笑道:“我怎么听你这话不像是夸奖我?”

“荣老师,这就是您多心了,我可是一片赤诚。”

两人斗起嘴,刚才略显严肃的讨论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

关于林为民这部有话好好说的评价,编辑部的意见不算统一。

这种现象跟林为民预想的差不多,每种类型的作品都有它不同的受众,他并不强求自己的作品一定要广受欢迎。

随着钟山的热销,有话好好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部作品跟林为民之前的几部风格迥然不同,让无数读者们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在八十年代初期,伤痕文学大行其道的文坛,有话好好说这种荒诞、精致的故事如同清流,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

因为刊登了“林为民最新长篇力作”这个噱头,最新一期钟山的销量节节攀升,势头明显比往期强出不少。

这对今年年初才刚刚经历了改版的钟山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远在金陵的钟山编辑部里,余兆淮看着各地邮局和书店汇总来的征订信息,笑的嘴都合不拢。

主编海笑夸奖道:“兆淮啊,你这次可算是给我们编辑部立了个大功。”

“您要谢还是谢林为民吧。没有他的灵感爆棚,把答应我的短篇硬生生写成长篇,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成绩。”

“哈哈,说的也对!”

日万,月末最后一天,求订阅、求月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