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101章 1982年要来了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3-06-15 18:44:24

不光是这两部,林老师还为马原准备了不下十本各种类型的,基本都是品质很高、名声不响,又或者是在国内名声不响的作品。

这样一方面是可以打掉马原的桀骜和自信,一方面即便他事后不服去找来阅读,也不至于失望,对自己有成见。

简单的一番话打掉了马原的桀骜、自信,接下来的事就好聊了。

马原的长篇大论还没来得及说出口,聊的全是家长里短的事,林为民花了半个多小时时间,基本把这小子摸了个底儿掉,连学干的坏事都套出来了。

当然了,到最后林老师自然免不了对马原同学进行一番鼓励和鞭策。

“你之前的那篇优点还是很多的,可以看得出来你在写作方面的天赋。但有天赋不能浪费,还得笔耕不辍才行。”

马原心悦诚服的说道:“多亏了林老师您次给我写的批注,我把那些批注都仔细看过,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次来带稿子了没有?”

马原脸闪过一丝羞赧。

他这次来其实主要是想跟林为民好好辩论一番,结果人家还惦记着他的稿子,马原不禁为自己的小心思感到羞愧。

林为民见他没说话,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无所谓的拍拍马原的肩膀,说道:“没关系。什么时候写出来都行,欢迎继续给我们当代投稿。”

马原重重的点了点头,心里打定了主意,以后投稿就认当代,就认林老师了。

聊完了稿子,林为民又笑着问道:“这次来燕京准备玩几天啊?住在哪里?”

马原不好意思的说道:“没准备玩,就是打算来拜访一下编辑部,然后就回去。”

“这么说还没住的地方?”

马原点点头。

林为民想了想,说道:“好不容易来一趟燕京,哪能不待两天就走呢?这样吧,先住我们楼招待所,这两天好好在燕京玩一玩,然后再走!”

马原顿时高兴起来,他来燕京当然不是不想玩,实在是临时起意,连介绍信都没有,住不了招待所。

林为民的这个安排简直暖到了他的心窝里,让他充满了感激。

“最近天儿冷,正好晚请你吃一顿东来顺,就当是给伱接风了!”林为民拍着马原的肩膀说道。

马原激动了,好家伙,这还包吃包住了。

他真后悔,自己怎么就没带一篇作品来当代呢,哪怕是编呢,也编他一个。

这么蹭吃蹭喝的,多不好意思啊!

马原心中充满了对林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从今往后,林老师就是我在文坛的指路明灯。

过了几天,送走了乐不思蜀的马原,腊月已经过半。

班时跟同事们聊天的时候才察觉,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到了这个时间段,所有的机关、工厂的工作都进入了一种懒洋洋的状态,国文社也同样如此。

这段时间,林为民基本是家、国文社、人艺这三点循环,霸王别姬的排练进行的有条不紊,人艺打算争取今年半年能够公演。

对比触不可及的筹备、排练时间,霸王别姬花费的功夫可要多多了,由此可以看出人艺对这出戏的看重。

也难怪人艺对霸王别姬如此看重,年初刊登霸王别姬的四月号人民文学的销量早已突破了百万册,九月份霸王别姬单行本市,首印三十万册不到两个月便销售一空,加印五十万册,到了年关岁尾也有售罄的趋势。

霸王别姬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的热捧让人感到震惊,纵观八一年的国内文坛,能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陆遥的人生了。

相对于这两年稳步发展,厚积薄发的林为民,陆遥这个原本寂寂无名的作家更像是一夜成名的典范。

他真正在全国读者面前亮相,大概要算是在当代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这篇,颇受到了一些好评,当代主编覃朝阳还专门撰文鼓励陆遥。

然后便是人生在当代发表,仿若石破惊天,全国的读者在短短几个月内都记住了这个叫做陆遥的作家和他的人生。

刊登着人生的这一期当代同样取得了惊人的销量,甚至比霸王别姬对人民文学的加成还要大,在民间的影响力似乎也是这样。

造成这样差距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题材和内容的亲民。

林为民在作品的处理,可能已经很通俗了,但在题材霸王别姬对比人生是具有先天的劣势的。

人生以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主人公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是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也体现出了那种艰难抉择的悲剧性。

往前数十几年,山下乡的大潮影响了全国数以亿计的普通老百姓,而这些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中青年又恰好是如今文学大潮的主力军。

人生这样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太过亲切。

尽管有点被抢了风头的嫌疑,但林为民是霸王别姬的作者,也是人生的责编,对于这两部作品受到的欢迎,他同样高兴。

最近,社里又有了点新动向。准备三月份举行全国优秀短篇评选大会。

这个评奖活动始于1979年春,是国内第一次举办全国评奖活动,由人民文学主办。

第一届的获奖作品有伤痕、班主任、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等总计25篇短篇获奖。

评选范围则是从77年9月到78年10月发表的作品,总体说来社会性很强,但文学性较差。

林为民的一分钱的事则是在第二届的25篇作品之一,包括很多文研所同学,也是因为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优秀短篇奖,才获得了进修培训的资格。

81年3月,林为民的尤拉之死再次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优秀短篇奖,他是唯一一个蝉联两届优秀短篇奖的作家。

这次评选是第四届了,也将是这个评奖的最后一届。

林为民没有作品入选了,这一年多来,他的作品全都是中长篇。

不过也没关系,由全国文协举办的全国优秀中篇奖也将在年后评选,大家一致认为林为民的霸王别姬获奖是板钉钉的事。

当然了,陆遥的人生获奖几率更大。

过年前几天,曲小伟约林为民吃饭,还约了郑国。

三九严寒,吃饭的第一选择当然是东来顺。

一伙人入座,曲小伟带着刘海燕,郑国带着姚淑芝,林为民带着……韩壮壮。

曲小伟看着都觉得扎眼,“我说你们舅甥俩,好歹有一个带着女朋友来也行啊!按理说咱这条件也不算差啊!”

韩壮壮也学精了,说道:“我老舅不找,我哪能找啊。”

“壮壮是个孝顺孩子!”曲小伟调侃道。

林为民道:“我可不想像你们一样,早早的被一棵树吊死。”

他的这句话引来的刘海燕和姚淑芝的白眼,姚淑芝说道:“你想吊也得吊得着才行啊!”

几人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对于单身人士的歧视。

林为民有点郁闷,啥时候这83年才能过去啊!

玩笑了一会儿,大家说起了正题。

今天难得朋友聚会,少不了聊起这一年的变化和感触。

曲小伟还是在单位混吃等死,但好在女朋友刘海燕从金陵调来了燕京,两人计划着年后结婚,说起来一脸甜蜜,把林为民齁儿的够呛。

曲小伟家里条件不错,连婚房都已经置办好了,根本不需要他们小两口操多少心。

郑国跟着父亲进了京,为人处世一如既往的低调n,跟姚淑芝的感情稳定,但两人暂时还没有考虑结婚的事。

轮到林为民,没什么可说的,醉心于事业,无暇他顾。

这一年虽然只完成了一部风声,但写了霸王别姬的话剧剧本,写了悬崖的电视剧剧本,答应余兆淮的还在创作,写着写着已经变成长篇了,估计年后才能写完。

应该说这一年,创作成果还是很丰厚的,至少稿费收的让曲小伟和郑国羡慕的哈喇子都快掉下来了。

“狗大户,还开摩托车了。”

聊天的时候,曲小伟的目光朝窗外停着的摩托车看过去,恶狠狠的说道,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不光是摩托车,你忘了,他之前还买了个二进院,就在故宫旁边。”姚淑芝提醒道。

“你不说我差点都忘了。”曲小伟这才想起来,朝林为民道:“你咋不住进中南海呢?”

林为民一脸悠哉,可不是被人嘲笑单身狗的时候了。

“这就是我和你最大的区别。你把精力放在女人身,蹉跎了岁月,糟蹋了身体。我呢,把精力放到写作,收获了事业与荣誉。”

“呸!”刘海燕啐了林为民一口,“什么事业与荣誉?我看是金钱和名气才对。”

曲小伟大笑着将刘海燕搂过来,“我媳妇儿说的对,他啊,就是个俗人!”

轮到韩壮壮做总结了,他说:“今年托老舅的福,进了人艺,还换了自行车。明年我要攒钱,准备娶媳妇,然后再把我爸接到燕京来。”

郑国夸奖道:“壮壮是个孝顺孩子。”

林为民此时举起酒杯,“来来来!年终岁尾了,81年即将过去,咱们共同举杯祝愿82年的我们和家人都能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众人碰杯,这一刻,谁也不觉得林为民的祝酒词俗气。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就是大家最大的心愿。

酒杯碰到一起,叮叮咣咣的,就像外面传来的充满喜气的鞭炮声。

1982年,要来了。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